一体两翼和四县三区

更多
全省老干部局(处)长学习贯彻党... 2023年泸县云锦镇梨花文化艺... 曹阳暗访两会期间森林防灭火和煤...

关于我们

更多

中国酒城文化网是一家宣传醉美泸州、长江文化带 、酒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长江奇石文化、企业文化等的综合性网站

联系我们

  • 地址:大梯步文化广场.赏石看人生
  • 联系人:周先生 刘先生
  • 电话:0830-3620611 3192589
  • 邮箱:1749281924@qq.com
龙透关
来源:中国酒城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1-10-12 18:27:32

龙透关又名神臂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阳西路,今四川警官学院校内,以其南临长江,北濒沱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是古代从由陆路入泸州的必经之路。原为古关隘,始建于蜀汉,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重建,全长3.5公里,后倾圮。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现存城墙105.7米。 由3个烽火台和两道关门——大关门和小关门组成,大关门即今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1926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发生于此。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古称江阳、泸川,南临长江,北濒沱江,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古代经陆路由南自北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泸州城城中区,背靠长江,扼守忠山之险的龙透关,更是进出泸州的惟一通道,为泸州之锁钥。 据泸州当地地方史料《泸县志》所记之“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蜿蜒曲折,以两江岸边为起止,长数华里,名曰龙透关”,和《大明一统志》所记载的“龙透关在泸州南七里,世传诸葛公所立”。后人推断其始建年代应为蜀汉时期,始建者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建筑样式为土筑城墙。但在考古资料上未得到完全的证实。因此,不必要完全采信这种说法。然而,即使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正确,但龙透关的始建年代很早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就留待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去研究和探索了。 同治二年制古龙透关碑

查阅正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元史中关于泸州的条目下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到泸州的龙透关,只在《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有关泸州的条目下有这样的文字,“泸州,元属重庆路。洪武六年直隶四川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西南有方山。大江在东,一名泸江,又名汶江,资水自州北来合焉,亦曰中江。又有泸州卫,洪武二十一年十月置於州城,成化四年四月徙於州西南之渡船铺。……又有江门、水流崖、洞扫等关堡,俱成化四年四月置。又南有龙透关。崇祯间修筑”,此处明确指出泸州龙透关的始建年代应是明朝崇祯年间。至于是崇祯几年,在龙透关遗址处的景物简介碑上,明确写的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笔者依此又到明史崇祯朝和泸州当地的县志、州志中进行检索,均合符此说。 后来,这段明朝崇祯年间的所修的龙透关倒塌了,现在推断极可能是毁于明朝末年的农民战争洪流之中,或者是毁于清军进入四川时和张献忠所建的大西政权发生的激烈战斗中,当然也可能是维修不善,疏于管理,农民为建房修舍而大量从龙透关上取土取料,至于其他可能或许也存在,而实际上是什么原因,也只待历史史籍为我们验明了。龙透关就这样沉寂了大约一两百年,荒烟蔓草,无人再问,直到公关1863年(清同治二年)当地地方政府重修龙透关,才使龙透关又进入了世人的视线之中。重修后的龙透关,长3.5公里,拥有3个烽火台,两道关门,即大关门和小关门。大关门是现在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 公元1926年12月1日,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刘伯承任前线总指挥,于1927年1月到达泸州,于龙透关与刘湘指挥的军队决战,为武装起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公元1991年,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为缅怀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龙透关修建泸州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工程从1991年3月15日奠基,到6月25日落成,仅一百天。纪念碑工程由纪念碑、龙透关城墙、关楼、千步梯、碑林等组成。 其中泸州起义纪念碑为两支步枪图案组成,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泸州起义时间为1926年12月1日。肖克将军为纪念碑题词。碑上端金光闪闪的党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两支步枪意为两个旅的起义部队──袁品文旅和陈兰亭旅,寓意为党指挥枪。两支步枪的枪托构成“凯旋门”,象征着胜利,又形如一铁拳,寓意为起义军给刘湘反动军队沉重的一击。碑座南面是12.1米长的线刻泸州起义组画,碑西北竖有一通长方形汉白玉碑,前面刻刘伯承元帅题词:“纪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泸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书法遒劲雄健。背面刻《泸州起义纪念碑题记》。 以下为其全文: 泸州起义纪念碑题记 泸州扼三省要冲,古龙透关雄锁二水,屏障天然,夙怡险要称,然其帅以光彻人心则自泸州起义之日始;而起义又以总戎军旅、指挥进退之刘伯承著。 方北伐军兴为策川军易帜起义以为侧应,中共始以杨訚公为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之重庆地委军委会任刘伯承为起义军总前指挥,伯承亲临泸州顺庆等地,查蜀中形势于指掌。以是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一日义旗首揭泸州,捷音洋洋乎巴山蜀水间。 非偶然矣迨顺庆失利,泸州一隅孤城,独当八方风雨。总指挥次年一月下旬星火莅泸,即颁《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一军心,激民志。整饬师旅,淬砺部属,建政轻税,扶助工农。于是军威肃肃,政绩彰彰,民望收归,邻封瞩目。盖自江阳建制二千余年以来,文武治绩无过于此者。至逆流泛起,刘湘麋集十万之众,起义军仅数千御敌。总指挥按剑登陴,韬机独运:长江北四路布防,沱江南五路扼守,龙透关六路倚山列阵。总指挥则虎视鹰扬,亲临摄敌。敌水路屡犯不逞,龙透关偷袭亦弃尸夜遁。是金城汤池,一以当千者,将以有正义之师,坛拜之才始信。 起义历五月又半暂息。『锋芒初试燃星火,辗转洪都起大鹏』,又二十余载而江山蔚焕焉。创业知艰,功成可必,想老帅当年立马关头,云天极望,当依稀睹今之盛世也矣。 但忆将军戎马日,年年父老拜雄关。值兹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庆,泸州市广大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因集资树碑刻石为记,俾功烈与日月同辉,传统勖来兹永继也。 谢守清撰 林绍基书 中共泸州市委员会 泸州市政府 立 一九九一年六月廿五日 公元2002年,泸州龙透关被列为国防教育基地。

泸州起义

公元1926年7月,值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中共重庆地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左派)名义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密定伺机举行"泸顺起义",即组织顺庆(今南充市)、泸州及合川部分的川军起义,配合北伐战争。 11月中旬,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地委书记、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负责人杨闇公兼书记,刘伯承、朱德为委员。军委会决定:泸顺起义于12月5日举行,顺庆、合川首先发动,泸州随即响应,并以刘伯承为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黄慕颜为副总指挥兼第1路司令,秦汉三、杜伯乾、陈兰亭、袁品文分任第2、3、4、5路司令;起义后,泸、合军队开赴顺庆,集中整编,再挥师入豫,配合北伐军主力会歼北洋军。为作好起义准备,夏秋之际先后派童庸生、邓作楷、陈毅等分两批到泸作调查、策反工作。军委会利用四川省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部驻泸第2、4、10三个混成旅之间的矛盾,决定以倾向进步的袁品文第4旅为基本队伍,联合陈兰亭第10旅,消灭赖心辉心腹李章甫第2旅。11月下旬,赖心辉知悉袁、陈与李不睦,袁思想左倾,陈素忌李,令袁移防江津,以图分而取之。袁即与陈密定于12月1日提前起义。当日驻蓝田坝的袁品文以邀请军政长官参加其军士训练学校毕业典礼为名,将李诱捕。 公元1926年12月1日16时许,袁、陈两部宣布起义,所部连夜分头号占领全城,李部各团被击溃缴械,其第2团团长张陶斋毙命,旅参谋长黎剑侯逃走。12月2日,袁、陈通电全国,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4路、第5路司令,成立联合办事处。各地陆续发来贺电,一些川军将领通电脱离北洋军阀。7日上午,泸城各机关团体120多个单位及各界人士6万多人,在小较场集会庆祝起义胜利。 公元1927年1月中旬,军委会在万县开会,决定刘伯承赴泸指挥起义军。刘星夜抵泸,于24日发出总指挥部布告,随即着手整顿军政、民政;设立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总揽军、政、财、文大权;整编队伍,增设第6路,升皮光泽为司令;并在各路设政治部,团设政治指导员,营、连设党代表,实行官兵平等,废除体罚;在部队中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教育;加强军训,整肃军纪;开办"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培训骨干;整顿地方财政,废除苛捐杂税,惩办贪官污吏,发展农商;组织学生深入街道乡村广泛宣传国民革命,争取、团结各界人民支持起义军。刘还亲自到各团和学校演讲,宣传十月革命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公元1927年2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暗地策动四川军阀反共,密令二十一军军长刘湘"消灭川境之(革命)力量"。3月31日,刘湘在重庆制造"三·三一惨案",杀害杨闇公等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400多人,中共重庆地委和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遭到彻底破坏。4月5日,刘湘组织"川黔联军",令赖心辉为总指挥,率部围攻泸州。7日,起义军总指挥部发布戒严令,着手反围攻准备。9日,刘果断决定将驻纳溪、小市、蓝田部队撤入泸州城内,集中兵力守城,以陈部守东南面,袁部守西北面,皮部守陆路要隘龙透关;在长、沱江临城一岸水中置浮木、暗桩、渔网,岸上挖陷阱,内插竹签;在忠山设炮兵阵地,四周城墙上置机枪、迫击炮;夜间以电影放机改装的探照灯不时照射江面。刘精心部署,严密设防。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公开叛变革命。13日起义军指挥部在澄溪口河坎召开万人大会声讨蒋介石和刘湘的反革命罪行,动员军民反击军阀围攻,通电全国,表示起义军"官兵士卒,万众一心,城存则存,城亡则亡,正义所趋,毫无反顾"的战斗决定。此时,联军16个团约4万人诈称10万,四面包围泸州。赖心辉(二十二军军长)的两个旅布阵于小市、关门坎、连云洞;刘湘的李雅才师进驻立石,鲜英师进驻胡市;黔军周西成(二十五军军长)的毛光翔师和泸县肖镇南民团数千人驻沙湾一带。初由于武汉国民政府和舆论的谴责,刘文辉二十四军按兵不动,刘湘部担心杨森二十军袭重庆,联军未敢攻城。4月下旬,刘湘与杨森、刘文辉、赖心辉等联名通电拥蒋,刘文辉且调派冷寅东3个旅驻况场至龙透关间,刘湘遂调整兵力,下令攻城。赖心辉指挥联军多次从水路进攻均被击退,乃组织"敢死队"从陆路轮番攻击。刘伯承亲临龙透关指挥,将赖军击退。时中共泸县特支组织川师、泸中等校师生救护和慰问伤员,群众为守关将士送水、送饭,赠送书有"革命军队、伟大力量、以一当十,其气自壮"的布伞,鼓励官兵奋勇杀敌。4月30日晚,风雨交加,联军由水路发起全线进攻,炮兵向城内猛烈轰击,步兵从小关门、馆驿嘴、碗厂、小市等处渡江攻城。起义军顽强抵抗。激战至晨,联军惨败,船筏多被毁伤,士兵被俘70余人,死伤甚众,士气大挫。5月初,武汉国民政府在吴玉章力争下正式宣布泸州、顺庆起义军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任命刘伯承为军长、黄慕颜为副军长。川军将领李家钰、黄隐、陈鼎等致电武汉国民政府,谴责军阀"重兵围攻泸州武装同志,企图消灭吾川之革命势力 "。赖心辉进退失据,求救于刘湘,刘乘机迫其交指挥权。5月4日,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国民革命军第5路总指挥,继又任命杨森为前敌总指挥。12日刘湘通电"讨伐"起义军,增派王陵基、张华封等师旅赶赴泸州,周西成亦增派黔军1个旅至泸。在"三·三一"惨案中肆虐逞凶的(江)津、巴(县)民团亦鼓噪而至,欲图大规模围攻。但因慑于起义军军威,刘、赖、周又各怀异心,因而迟迟未行攻击。 但起义军长期被围困,几至弹尽粮绝,官兵、市民食不果腹,陈兰亭、皮光泽悲观动摇。陈并暗中勾结联军,阴谋劫持刘伯承交联军邀赏,因遭袁品文等反对未遂。中共泸县特支和袁品文等力主刘伯承撤走,刘遂于5月12日拂晓偕韩伯诚、周国淦秘密离泸,辗转赴武汉。17日,陈兰亭、袁品文、皮光泽宣布接受刘湘改编,复因疑惧刘湘,于5月23日夜率部撤离泸城,乘船经合江入黔,后被周西成、杨森分别收编。

历史意义

泸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泸州起义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问公、朱德、刘伯承组织和领导下,以打倒军阀,配合北伐为旗帜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资借鉴的经验。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