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四川省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与泸州相关的笔墨很多,从中不难看出泸州白酒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龙头引领推动泸州老窖进全国三强“十一五”期间,泸州的酒业园区建设突飞猛进。“中国白酒金三角”、古蔺酱酒集中发展集聚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其中,“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入驻企业102家,中粮集团、中远物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已落户园区。2010 年, 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110.6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四川省“1525 工程”百亿产业园区的目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力争“六朵金花”进入全国白酒15强,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进全国三强。着力推动泸州核心区域发展,将其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推动打造泸州、宜宾2个白酒千亿产业基地。优先支持泸州老窖、郎酒等“六朵金花”企业发展,理顺集团和股份公司关系,突出白酒主业。促进企业建立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白酒产业的旗帜作用和影响力,利用企业在品牌、质量、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大力整合省内外白酒资源,盘活存量,尽快形成
在全国领先的白酒产业集团,提升在全国重点市场的渗透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规划》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泸州老窖集团将形成酒业制造与金融证劵双轮发展产业格局,实现“制造领域——酒品专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和“金融领域——融合传统产业与现代金融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两个经济领域预期目标。四川郎酒集团加快推进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和泸州包装中心三期等核心载体项目建设,形成以酱香为龙头、兼香和浓香并驾齐驱的“一树三花”产品结构,力争跨入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梯队”。
提升“金三角”内涵打造国际品牌
“十一五”期间,我市酒类产业品牌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累计新增国家级品牌12个、省级以上品牌36个,初步形成了以“泸州”、“国窖”、“郎”等龙头品牌为首,“潭”、“国粹”、“泸州老酒坊”等新兴品牌为辅的酒类品牌发展格局,品牌数量和层次均属全省及全国同行业领先。《规划》指出,通过“名酒——名企——名镇——名庄”建设,要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白酒特色文化的历史名镇,缔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同时,着力抓好“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中长期推介工作,在国内外的高端会展、中国文化年等经济文化系列活动上积极推介“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从整体上丰富和提升“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内涵,打造出世界级的国际品牌。充分利用川酒的美誉度,全面推动地方名酒企业的品牌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地方名酒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它们通过合资、合作开拓省内外市场。选择一批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丰谷”、“仙潭”、“红楼梦”等地方名酒品牌发展,扩大其知
名度、影响力,尽快发展成为区域性强势品牌。
在《规划》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泸州将全面打造“中国酒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充分发挥“泸州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影响力,强化“泸州酒”地理标志的品牌宣传和推广使用,以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为支撑,积极鼓励和支持酒类“小巨人”企业品牌产品规范合理使用地理标志,全面提高“泸州酒”品牌效益。“产学研”联合支持科技创新“十一五”期间,泸州老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合作领域涵盖了微生
物、酿造过程控制与优化、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固态酿造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项目主要涉及白酒酿造生产技术链条的上、中、下游三个产业,上游打造万亩酿酒高粱产业化示范基地、中游建设酿造过程工程化中试示范基地、下游建设酿造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通过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产学研链条,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规划》指出,加大科研投入,整合全省科研力量,大力开展白酒产业的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国家“169计划”的成果,力争在酿酒微生物、酒类微量成分和风味成分、循环经济、酿酒装备、酿酒信息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改造、提升我省白酒工业技术水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川酒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引导大专院校开设酿酒本科专业,培养更多酒类中高端人才。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依托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创新联盟的作用。鼓励科研院校和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川酒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
在《规划》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泸州将加快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强化酿酒专用高粱品种优化培育和标准化种
植,积极推进酿酒工艺、物联网等关键环节的研究与运用,提升泸州白酒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奠定泸州在“中国白酒金三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核心地位。与国际接轨建立白酒标准体系日前,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新址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落成,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正式发布。这是建立白酒标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由泸州老窖集团、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有限公司发起组建,成为确立中国白酒价格指数及行业标准的权威机构。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定期发布,可以全面掌握全国白酒产业价格变动的第一手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白酒产业价格变动趋势,成功填补中国白酒领域价格指数的空白,有利于为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晴雨表”。
《规划》指出,加强白酒标准体系的建设要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分别建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中国白酒金三角”省级地方标准体系,在产品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工艺技术特征的质量标准,提升“中国白酒金三角”商标及地理标志附加值,树立产业
高品质标杆。加大对原酒质量评定标准的研究,建立原酒质量评定标准体系。加大对年份酒研究的投入力度,出台行业认可的年份酒鉴定标准,规范企业年份酒生产和宣传。研究我国已有白酒质量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和欧盟、美国等标准在法规和技术条例等方面的异同,逐步实现与这些标准的接轨,谋求白酒在海外市场的法律地位和技术理论支撑,推动白酒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在《规划》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泸州·中国名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将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白酒商品价格指数,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将着力建设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白酒交易平台。泸州将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力争早日实现“千亿白酒产业”目标。政策的支持对白酒产业的发展必不可少,《规划》还明确了多项措施为白酒产业发展护航。《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优先保障重点白酒产业园区和重点白酒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合理、优惠地制定价格政策,优先支持白酒重点产业园区和重
点企业进行技改和环评。对获得国家级或省级权威品牌认定企业,要保障现有奖励政策落到实处, 及时、足
额、无区别兑现奖励。加强产业政策的推动力度,逐步将五粮液生态酒业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邛崃中国名酒工业园、剑南春酒业园区和沱牌生态酿酒园区等上升为省级重点开发区,以安排白酒金三角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贴息贷款资金、担保基金等方式,多渠道为四川白酒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